约伯向上帝的申诉来到了最后的高潮。第29-31章是约伯向上帝所发出最后的求问。在这段最后的申诉中,约伯首先回顾了自己在过去年日中何等蒙福,这是第29章的内容。回首过去,全是恩典。约伯并不是不懂得纪念恩典的人,他一一细数了上帝如何在过去得年日中保守他,赐福他,使他昌盛。接着进入到30章里,约伯详细描述了自己现在的惨状。30章和29章就像两篇完全相反的孪生章节一样,29章中所有的美好回忆,在30章里都可以找到与之相反的悲惨遭遇。到了31章,约伯最后向上帝申诉,在这段对于自我义行申辩中,约伯一方面表现出了对于上帝律法超乎常人的认识水准,但另一方面也暴露出了他心中最深的叛逆和骄傲。一个旧约中的人在认罪时,很少检视自己的内心,寻找自己内心中是否犯罪的地方。但约伯却不一样,他所有的自我检讨都是围绕内心而展开。他省察自己的眼睛有没有贪恋美色,省察自己的思想有没有对妇女动淫念,省察自己的耳朵有没有耐心聆听别人的争辩,省察自己的心有没有慷慨施舍。可以这么说,约伯对自己个人的省察,是根据新约登山宝训的标准来进行的,在基督耶稣还没有降世教导天国的律法以先,约伯能有这样高的认识,是异于常人的。这也同时证明了为什么他可以在第一章中得上帝称赞。在旧约律法和基督拯救的中间地带,出现了约伯,但约伯是不是足够有义,甚至有义到一个地步,正如他自己所说,完全不配得这些苦难,完全配得上他自己在29章中所描述的一切福分呢?显然不是。
所以我们应该如何看待约伯在这最后的申诉中所显露出他心中终极的张力呢?这令我想起了路加福音15章中,浪子比喻中的大儿子。在浪子的比喻中,路加花了一半的篇幅记载小儿子的故事,但同时也花了另外一半的篇幅记载了大儿子的故事。这令我们明白,大儿子也是整个比喻中的一部分,而非仅仅只是一个配角。大儿子向我们展现出来的是一个律法主义者的形象,仰仗自己在父亲身边忠心工作多年,而向父亲咆哮,不愿意自己的那部分家产因着小儿子的回归而受到亏损。因此,他其实和小儿子一样,不体贴父亲的心意,只觊觎父亲的产业。试想一下,如果在今天的故事中,如果约伯身边有一个恶人因为突然悔改而受到上帝的赐福,约伯会是什么反应呢?或许上帝出于怜悯的缘故,知道约伯不一定能够承受这种对比,因此没有如此行。上帝怜悯约伯,因此并没有改变他关于恶人必定遭灾祸的认知。但事实上,只要恶人愿意悔改归信上帝,仍然会有蒙福的可能。
我们在约伯身上看见了大儿子的影子。虽然就目前而言,我们不能断言约伯是一位律法主义者,但很显然,当谈论到义的时候,他主要聚焦的是自己的行为,而不是上帝这位终极公义的审判官。约伯显然忘记了上帝才是审判官,他自己帮助上帝当起了这个角色,试图告诉上帝,别审错了,我行得这么好,我理应无罪。约伯的申诉中体现出这样一种逻辑,就是他认为他一切所得的福分都是应得的,是理所当然的,原因是他在一切行为上都小心翼翼,不仅避免肉体的犯罪,更是避免心的犯罪。但他没想到的是,就在他的这段申诉中,他因着自己的行为而称义,这本身就是罪。因为没有亚当的后代能够因着自己的行为而称义。约伯所不知道的是,上帝不仅完全有权柄降灾祸给他,上帝甚至有权柄从一开始就不在这个世界上创造一个约伯,让他从不曾来过这个世界。上帝并不需要约伯,但是约伯需要上帝。如果约伯不能够在这个关系中理解清楚自己的身份,他就很难从自己的苦难中得到释放。
今天很多时候,当我们听见大儿子的行为时,我们可能会急着与之撇清关系,担心别人会把大儿子的帽子戴到我们头上。但是让我们诚实地承认吧,很多时候我们就是那大儿子。上帝只是怜悯我们,没有故意将一个恶人悔改蒙福的事放在我们身边刺激我们罢了,但反思一下,你行了这么多的好行为,是为了什么呢?真的只是一种单纯对于恩典的回应吗?再反思一下,每一天的平安和顺利是否在你心中是一种理所当然呢?你是否常觉得,我的生活本来就应该这样的平平顺顺,睡觉就一定能醒来,看了日落就一定能等到日出,努力就一定能成功呢?
如果你认为这些都是理所当然的,那么当有一天上帝将它们从你生命中拿走的时候,你一定会不满,会生气。而那其实也是约伯的反应。大儿子的比喻是意味深远的,愿我们不要把恩典当做理所当然,不要把人生局限于眼前的福分。
反思与祷告
1. 你觉得你的生命是否和约伯一样,其中充满了大儿子的影子?如果你今天突然在一些从未曾出过意外的事情上遭遇意外时,你会有什么样的反应?你觉得这和你应该有的反应相距远吗?你打算如何开始预备自己,好让自己对于意外和苦难的反应可以脱离这种“大儿子的影子”?
亲爱的天父,感谢你所赐下的万物,包括我的生命,我的身体,和我存活在这世上的每一天。主啊,求你指教我,使我更深地认识你的恩典,并且学习感恩并享受你一切的供应,而不是将这些恩典当作是我应得的份。感谢你大能的双手托住我,并护理我的人生。求你使我常常体贴你的心意,使我仰望你的时候不是仰望你所赐的福分,而是渴望得着你自己。如此祷告是奉我主耶稣基督的名求,阿们。
Comentar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