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知足(传道书4-6章)

《传道书》4-6章有几条主要线索,这几条线索交织成所罗门对于人生的第二个思考,这个思考与知足有关。


首先,所罗门查考了人世间各样的看似不公平不公义的事情,他看见日光之下,恶人欺压好人,诡诈人欺压诚实人。不仅如此,受欺压的人流浪蒙冤,却无人安慰他们,也无人为他们伸冤。这一部分的思考与《约伯记》有某种相似之处。所罗门接下来也得出了一个和约伯相似的结论,就是在他看来:那早已死的人胜过那还活着的活人。那未曾生的,未见过日光之下恶事的,比这两等人更强。(传4:2-3)这样的观点在第6章中也有出现,在那里所罗门说,如果一个人活了许多岁数,心里却不满享福乐,那不到期而落的胎比他倒好。约伯似乎就是类似的遭遇,也难怪在他遭遇患难的初期,他会干脆希望自己从没有被生出来过。在所罗门的描述中,他对于人生意义的其中一层观点也在逐渐展露,就是人活着,应该能够享受这世界的美好。这里的“享受”不是一种纵欲,而是一种带着喜乐和感恩的心,愉快地活在世上的生活。所罗门的总义是,如果不能享受这美好的世界,那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呢?


所罗门的第二条线索是关于财富的思考。在第5章和第6章中,他都描述到了类似的情形。5章10节开始,所罗门描述了一个贪财的财主积存资财,最终反而害了自己的故事。他一语道破那些身为富豪的企业主们,说他们“货物增添,吃的人也增添,物主(即老板)得什么益处呢?不过眼看而已!” 不仅如此,他也发现,由于这些企业主需要自己承担企业的风险,因此那些雇员反而不论吃多吃少,都能睡得香甜,反倒是富豪的丰满使他无法入睡。到了第6章,所罗门描述的另一类型的富人。这位富人并没有十分贪财,但是却十分吝啬。他积攒了许多财物,也生了许多儿子,并且活了许多岁数,看起来什么都不缺。但是由于他太过吝啬,最终他所挣得的一切全部都与他无关,他自己不能享受,在他死的时候,所有财产都归了别人。这两类都不能够享受到人生的美好,不是因为太贫穷,而是因为太富有。这实在是十分有趣的情况,但即便在今天,认识到这一层道理的世人仍然少之又少。


那么,所有这些思考可以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结论?对于上帝的信靠又能够如何成为这个新的“虚空”困局的答案呢?《传道书》5章18-20节是所罗门最终的收获。在这卷充满了虚空,补风,祸患的《传道书》中,5章18节为作者和读者带来了一点希望的光芒。所罗门说,在日光之下,虽然有这么多虚空之事令人哀叹,但是有一件事是他认为既善又美的,就是“人在上帝赐他一生的日子里吃喝,享受日光之下劳碌得来的好处,因为这是他的份。” 中国有一句古话叫做“知足者常乐”,这句话与所罗门在这里所说的道理是相似的。但为什么这么多人都明白“知足常乐”的道理,却这么少人能够真正做到呢?因为“知足”的背后牵涉到了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如何理解眼前所拥有的一切。真正的“知足”是很难的,倒不是因为人类很难克制己心,操练这种美德。而是在于罪人很难能够将自己一切所得都归功于上帝,承认是上帝赐下了这一切,而不是自己的功劳赢得了这一切。简而言之,“知足”与“感恩”相关联,而“感恩”需要一个对象。如果你认为人生的主权在你手中,你可以赚得全世界,那么你很难知足,因为只要你活着,你就觉得很容易陷在自我中心的泥潭中,试图用自己的能力再多赚一点。然而如果你明白人生的主权不在你手中,所有一切的财富是上帝按照祂的旨意所赐给你的,那么你就很容易知足,因为你知道,无论多少,都是恩典。弟兄姐妹,你注意到了吗?一颗敬畏上帝的心是引导人真正懂得知足的根本。反过来说,如果你还不懂得知足,那么你应该反思的,是自己是否敬畏上帝。


知足是一种敬畏上帝的方式。在敬畏上帝的过程中,人寻找到自己受造时的地位,并且正确地活出这种地位。在敬畏上帝的过程中,人谦卑地仰望赐下一切恩典的创造主,而这位创造主也喜乐地倾倒祂一切的良善与祝福给祂所爱的人。知足也是一种荣耀上帝的方式。在知足中,人学会了感恩,并把一切的功劳都归于上帝。在感恩中,上帝的名在世人面前被称颂和传扬,而这也是创造世界之初,上帝对于整个受造界的心意。


反思与祷告


1. 知足只是一种美德吗?还是一件与信仰相关的事情?为什么有一些知足不能给人带来喜乐?你认为什么才是真正的知足?

2. 上帝要人如何“享受”这个世界?你活在这种“享受”中吗?如果不是的话,你觉得阻止你“享受”这个世界的最重要因素是什么?


亲爱的天父,感谢你在我的生命中赐给我这许多且丰富的恩典。主啊,求你使我善待所有你赐下的恩典,并且学习带着敬畏你的心来享受这些恩典。天父,求你使我知道,我真正的满足乃是需要建立在你的救恩中,否则即使我再刻苦己身,操练满足,我也不能寻找到那真正的满足。所以天父,感谢你赐下主耶稣基督,求你使基督十字架的福音充满我生命的每一角落,使我在福音中品尝到一切真正的满足和喜乐。如此祷告是奉我主耶稣基督的名求,阿们。

23 views0 comments

Related Posts

See All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