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王纪上》20章记载了亚哈王两场战争。作者对于两段战争的叙述重点都落在了亚哈和先知之间的关系上,而不是战场形势。这两场战争最终的胜利归属也和之前许多战争的描述相似,不在乎两军实力如何,而在乎耶和华的意念。以色列人与亚兰人在撒玛利亚和亚弗所进行的两场战争都强调了这是亚哈是否顺服先知从上帝那里所传递话语的最后机会。最终我们看见,当亚兰王落在亚哈手里的时候,亚哈却违背耶和华上帝的话,想要通过放走亚兰王的方式来与亚兰人结盟建交,他的自作聪明最终为自己招致杀身之祸,他的命最终代替了亚兰王的命。不仅如此,以色列人最终全也被亚澜人所取代。
今日经文的开头是亚兰王便哈达围攻别国首都撒玛利亚。此时的以色列刚刚脱离三年饥荒,国力还比较弱,因此亚兰王或许想要趁人之危。便哈达攻击以色列的另一原因是北部亚述王国已经开始逐渐强大,因此便哈达想要通过控制以色列来控制贸易路线,使以色列可以为亚兰争取到更多战略上的依靠和纵深,使他们能更好应对亚述的崛起。在这种丛林制度中,撒玛利亚被围困了许久,最终亚哈屈服了。他一开始没有召以利亚或其他先知,也没有寻求上帝的帮助。然而便哈达在得到亚哈认输的消息之后并没有满足,反而变本加厉,而正是他第二次的挑衅和贪心,导致了他最终的失败。
亚哈已经退无可退,也无法阻止有效的反击队伍,就在这彻底绝望之时,上帝仍然怜悯他。上帝透过先知来向亚哈传话,使他知道:上帝会赐给他胜利。耶和华上帝做这件事并不是因为亚哈配得,而是因为他要在以色列的国王和百姓面前尊荣自己的名。所以上帝说:今日我必将他们交在你手里,你就知道我是耶和华!亚哈谦卑的接受了先知的预言,并决心遵从上帝的话语。我们首先看见,困境会使人谦卑,当一个人退无可退,身陷囹圄,并且对未来彻底绝望的时候,往往心更容易谦卑,也更愿意仰望上帝。而这也是福音赐给人的基本逻辑。如果一个人以为自己还有什么可夸的,他往往会拒绝那自称能拯救他的福音;如果一个人看见自己在罪中的绝望与可怜时,福音才能够真正成为他的福音。亚哈王绝望了,所以上帝的救恩就成为了他的福音。上帝并没有计较亚哈曾经的罪恶,反而将胜利赐给在这场战争中谦卑顺服的亚哈王。
亚兰人败退之后,先知提醒亚哈,要留心加强军力,并准备好迎接亚兰人的下一次入侵。与此同时,便哈达也反思自己战败的原因。在那个假神林立的社会中,便哈达主要不是反思自己的排兵布阵,而是将战争失败原因归结于战争地点与神明能力之间的不同。他认为亚兰的神是“平原的神”,而以色列的神是“山神”,因此如果改换战场的话,亚兰就会获胜。便哈达的这一行动直接将战争的性质从挑战以色列人,上升为挑战上帝自己。上帝再次差遣神人来见亚哈,上帝的宣言与第一场战争相同,祂帮助以色列人的最终目的是:要使你们(以色列人)知道我是耶和华。
亚哈王最终因为自己的轻敌和自以为是而放便哈达一马,存留他的生命。这一行为惹动了上帝的怒气。接下来,先知和他门徒之间的这个场景像一个实境式的比喻,先知是奉耶和华的命要求同伴打他,其中的关键词是“奉耶和华的命”,他的同伴不肯打他,也许是出于好意,怕伤害他的同伴,甚至会觉得没有理由这么做,但经文明确指出,这是耶和华的话。这个比喻正是在说明亚哈的问题,因为亚哈也是如此,依靠自己的意思,甚至以为自己的想法更正确,更有利,但是却没有意识到自己常常活在违背上帝的话语中。
因此如果你说,整个第20章的焦点是什么呢?耶和华的这两句宣告便是焦点,而这也是整本圣经的中心。上帝与人类之间的关系,并不仅仅只是历史的干预者如此简答罢了。上帝是宇宙的创造主,也是人类的创造者。因为在亚当和夏娃在伊甸园中犯罪堕落以后,上帝救恩的核心就是要重新使人类认识到祂是耶和华,是上帝,是万有的主宰;并且要使人类重新学习敬畏并顺服祂的一切命令与教导。“知道耶和华!” 这句话并不是停留在口头,而是和我们生命中的一切行为举止都息息相关。
反思与祷告
1. 你知道耶和华吗?你觉得什么才是真正的“知道”或“认识”耶和华?在做一些决策的时候,你常常寻求自己的意思?还是问自己,上帝的意思是什么?当圣灵在你心中带领你认识了上帝的旨意之后?你常常顺服吗?还是依靠自己的小聪明而抵挡呢?
亲爱的天父上帝,感谢你亲自藉著圣经教导我,使我知道你是那位创造宇宙天地万物,并创造我的主宰。主啊,求你使我学习在每一天的生活中,单单遵从你的话语,单单顺服你的带领,并且单单讨你的欢心。求你帮助我学习保守我自己的心,使我的心不轻易被其他从人而来的建议和聪明所虏获,也不轻易依靠自己的小聪明,而是能够在凡事上都学习向你寻求智慧,并跟从你的带领。求你使我将一切信心都交讬在你手里,使我坚信你所带领的道路才是最美善的。如此祷告是奉我主耶稣基督的名求,阿们。
Comments